基于現在天氣的原因,本周內蒙古艾德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培訓活動在室內舉辦。項目的內容是觀看紀錄片《頤和園》。公司今年夏天組織游學時的目的地之一就是頤和園,通過觀看影片和記憶聯想,大家對頤和園和中國園林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觀后召開的學習談論會上,大家各抒己見,并寫了觀后感。此為其中優秀文章之一,與君共饗:
《我和頤和園有個約會》
曾經就住在頤和園的隔壁,天天來來去去的望著她的灰瓦紅墻半掩著青蔥與古樸,心中總是默念著不急不急??傄詾樗驮谏磉?,隨時都可以進去一睹芳容。于是,幾乎跑遍了京城的大小景點,卻惟獨缺少頤和園。世間的很多事都是這樣,唾手可得的時候總是不去珍惜,漸行漸遠的時候才開始追悔莫及。接下來由于工作的原因去了青城,頤和園成了一個作為園林景觀從業者的我心中長長久久的痛。
于是,今年夏天帶著妻子和女兒游覽了頤和園。因為更多的心思都花在了女兒身上,總覺得意猶未盡,沒有圓了多年前的心愿。金秋十月,我和六個志同道合的伙伴赴京學習,得以重返頤和園。終于可以心無旁騖的放下行色匆匆的腳步,閉上眼,靜靜傾聽輕輕拂過虬結于嶙峋怪石上蒼松翠柏的風聲。抬起頭,仔細端詳著經歷百年歷史風霜早已斑駁暗淡了的柱頭。俯下身,輕輕撫摸久經磨礪已日漸光滑的青石地板。
一陣秋風,幾片落葉,正值敘舊的季節。
頤和園,我來了。
從北宮門入園,迎面而來的是拔地而起的萬壽山。一座佛寺“須彌靈境”半遮半掩的佇立在山腰。拾階而上,是一座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橋。左右一望,赫然店鋪林立,像極了江南水鄉。緩步走在蘇州街小道上,一面是小販泛舟荷叢,一面是售賣老物件的商鋪,一陣陣悠揚的陶笛聲里,恍惚穿梭在歷史的某個瞬間,恬淡著,愜意著... ...蘇州街的兩側盡頭是后湖的河道,蜿蜒于后山的山麓,河道的水面有寬有窄,時放時收,遠端漸漸的掩映在蘆葦和垂柳的一抹抹黃綠中去了。我想“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應該就是這種意境了吧。
惜別了蘇州街,開始爬萬壽山后山了,后山林木蔥翠,山道蜿蜒,景色幽邃充滿野趣。其間建筑物大都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致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布置。眼前的一溝一壑,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景觀,叫人忘了爬山的苦與累,只留下一路的欣喜。
站在萬壽山山巔,眼前豁然開朗,一面如鏡的大湖撲面而來。 如果說蘇州街是小夜曲引人入勝,那么昆明湖就是交響樂滌蕩靈魂。她是美婦光鮮而明亮,婀娜而多彩。西堤如一條玉帶系在她婀娜多姿的柳腰之上,三島就是玉帶上隨風舞動的的香囊。十七孔橋,玉帶橋是善舞的水袖。就連園外數里的玉泉山俊朗的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也被吸引過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滟水光,呈現一派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乘坐渡輪穿行于湖上,望著遠山近樹,亭臺閣榭,水面斑斑點點的灑滿驚嘆!
坐在昆明湖岸邊的長廊,自下而上向萬壽山腰望去,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臺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于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他們是排云門,排云殿,佛香閣和智慧海。佛香閣園內最大的建筑物,八角形、四重檐、攢尖頂,雄踞于石砌高臺之上,器宇軒昂,凌駕群倫,令人嘆為觀止?;蛟S這就是所謂的帝王之氣了吧。
最后的目的地是文昌院。文昌院收錄了銅器、玉器、瓷器、金銀器、竹木器、書畫、古籍、琺瑯等藝術珍品。 行走在一個個安靜的藏館之間,看著一件件價值不菲的真跡古玩,仿佛在看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歷史劇,是政治,是工藝,是經濟,是民風,是文化。
從自然景觀開頭,到文化生活結束。不知道這是天意還是巧合。沉甸甸的雙腿滿載著沉甸甸的收獲告別了頤和園,也圓了那個長長久久的愿。一陣秋風吹過,卷起漫天的黃葉,我的快樂也隨著一起飄蕩開來??纯瓷磉吷癫娠w揚的伙伴們,我想,他們也和我一樣在旅途中感悟著幸福吧?
內蒙古艾德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原創,
如有需要轉發或摘用,
請添加本站鏈接或標明出處。
聯系電話:400-600-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