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邇景觀

免費咨詢:
400-600-9975

  • 網站首頁
    Home
  • 艾德邇
    Ideal
  • 全景觀
    Full View
  • 城鄉規劃
    Urban
  • 景觀設計
    Landscape design
  • 旅游規劃
    Travel plan
  • 景觀工程
    Landscape Works
  • 園林百科
    Garden
  • 苗木花卉
    Seedling Flower
口袋公園景觀—“眾樂之園”
DATA TIME:2023-02-04 訪問量:74

01.眾樂之源:轉角遇見公共的精彩
樂山綠地始建于1980年代,位于徐匯區樂山社區中心區域、占地約5600㎡,是周邊地區唯一的集中公共開放空間。改造前綠地內部空間陰暗、設施陳舊、功能與當代市民游憩需求無法匹配。同時,綠地不僅為居住社區環抱,也緊鄰辦公園區、上海交通大學、小學幼兒園等文教辦公設施,距徐家匯不過800米。

▼場地區位圖

▼改造前場地

樂山綠地的更新設計以“樂”為基點,以“眾樂之源”的立意組織適老適幼、宜游宜觀、可憩可玩、可閱讀能共享的多元景觀空間,以全齡段全時空可游憩的設計為整個社區提供了景觀公共物品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周邊居民與辦公人群呈現了時尚優美的城市第五立面,重構徐家匯城市繁華背面公共生活的精彩。也讓口袋公園的更新改造成為再次激活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觸媒。

▼項目場地鳥瞰

 02.游觀層次:眾樂之廊的外與內

樂山綠地的設計以全長80米的“眾樂之廊”為主要空間線索,大跨度輕型結構保證了廊內外視線與行為的通暢,也成為隱現于綠色中的“場所精神(Genius Loci)”的載體?!氨姌分取辈粌H在廊下空間結合造景為市民提供了遮陽避雨的趣味休閑空間,也整合了室內共享閱讀空間、綠地管理用房等功能,響應了公共空間游憩、社區治理、公共管理等諸多公共議題。

▼樂山綠地空間生成軸測圖

▼口袋公園鳥瞰

“眾樂之廊”外側在設計中沿樂山路退讓20米,將這一側綠地環境塑造為完全融入街道的外向型綠化景觀,優化樂山路人行道步行環境,更以平緩折疊的暖色樹池模擬“平坂小岡”,融“樂”于“山”?!氨姌分取眱葌葎t追求自然、明快、穩定的環境氣氛營造,以結合音樂旱噴的“樂之源”社區舞臺為中心,環繞布置其他綠地功能空間。將全設計定制的共享健身設施、兒童趣樂空間融于周邊的綠化景觀中,根據日照分析結果布局室外休閑座椅。

▼全長80米的“眾樂之廊”

又以全長約400米的環形慢跑道,將廊外、廊下、廊內有機的組織在一起。游廊不僅是中國造園史中最重要的結構性園景表征,在樂山綠地,“眾樂之廊”更是豐富口袋公園體驗層次、呈現多元融合的公共性和塑造場所精神的重要內容。

▼供人賞玩停歇的公共空間

 03.時代營造 :山以水型·山水相襲

目前,上海的城市景觀更新已經進入“片區一體化治理更新”的全新局面,在盡可能保留現狀喬木的基礎上,樂山綠地在設計中提出了整體結構優化的創作思路。設計以符合當代行為和體驗需求的簡潔明快的結構為基礎,也在經典中挖掘靈感。王世貞在《弇山園記》中寫道“山以水襲,大奇也;山得水,復大奇”,樂山綠地的設計進而提出“山以水型·山水相襲”空間構型邏輯,將中國傳統園林文化中基于山水格局的“聚散、動靜、曲直、高下,曠奧”等內涵以當代的設計語言呈現出來,同時也恰當的響應了樂山社區居民對“山水”、“樂”等主題的偏好。

▼概念分析圖


▼400米的環形慢跑道

04.共同敘事:作為城市“空間文本”的口袋公園

樂山綠地的更新設計在注重整體空間結構與邏輯的同時,將景觀空間視作激發市民良性活動、促進公共生活的載體,通過綠化景觀與空間營造使建成環境成為可閱讀、可互動的對象。設計通過可坐、可玩的白色藝術混凝土坐凳與綠化景觀融合,激發非限制性趣味活動;通過可發光的重力感應坐凳,為兒童趣樂空間提供驚喜;通過下凹5mm的場地設計,為中心音樂旱噴提供更豐富的延時體驗,讓噴泉落幕后的水鏡成為孩子們的下一個“自然玩具”;通過傳統挖掘的步移景異,讓每個使用者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角落。

▼從公園步道望向共享閱讀空間

▼從公園步道望向長廊

▼共享閱讀空間近景

▼公園步道

若持續演進的上海城市文脈是一本書,那樂山綠地的更新或許是厚厚“空間文本”中的一頁,需要使用者(“讀者”)基于自己的個體經驗去閱讀、對話、評價,每個使用者的精彩使用所構成的“生活藝術(Living Art)”將是城市更新與公共生活的真正主角。

▼公共游樂區

▼項目將活動空間與自然綠化景觀融合

 05. “口”·“袋”·“公”·“園”

目前,口袋公園多指占地面積在1000至10000平米之間的公共綠地,其規模雖達不到傳統公園的標準,但在城市高密度空間,口袋公園的社會功能、生態屬性、風貌呈現則尤為重要,位于上海徐家匯地區的樂山綠地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樂山綠地的更新特別關注“口”部設計,強調面向街區開放的姿態,優化沿街的行為滲透融合,讓更新后的樂山綠地成為整體街區慢行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同時,基于社區居民使用需求調研的結論有效組織多元特色功能,將活動空間與自然綠化景觀融合,讓每個“袋袋”都能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下承載恰當的趣味、康體、休閑活動??紤]到規模限制,樂山綠地在使用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空間競爭性,為了確??诖珗@的“準公共物品”屬性,設計上通過增加綠地層次、強化路徑與游憩空間的耦合,盡可能的提升綠地的空間容量,更好的呈現全齡、全時空、非排他的特征。同時,通過全過程的公眾參與,使更新后的口袋公園成為真正具有歸屬感的社區開放公共中心。

▼從入口望向活動區域

▼游廊下方的休息區

更新改造后的樂山綠地作為上海新興的口袋公園代表,不僅功能優化、形象鮮明,也強調以綠為主、四時植物季相表達、生態低維護的基礎園景特征。此外,如何平衡面向城市街道的融合與作為“園”的系統完善,或許將是當下每個口袋公園在營造過程中都需要仔細研究的重要議題。

▼與景觀融合的座位區

▼景觀近景

▼項目總圖

內蒙古艾德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整理,如有版權問題,請與艾德邇設計聯系

聯系電話:400-600-9975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